6G标准化的前夕:既要追求理想美好,更需关注生活细节

6G通信6个月前发布 AI实验室
3 0 0

11月21日消息 在过去一年中,全球行业对6G的发展研究逐渐深入,并取得了显著进展。伴随这一进程,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即将到来。

根据3GPP的规划,预计在2025年将启动6G标准的研究(SI),随后在2027年开展6G标准的制定(WI),至2029年完成6G基础版本的标准。

目前,聚焦用户需求、形成行业共识、整合发展选项已成为推动6G标准化研究阶段的核心任务。

通过本月在上海举行的“2024全球6G发展大会”,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全球6G的最新进展。C114注意到,在与会专家呼吁达成“全球统一的6G标准与生态”这一行业共识的同时,针对6G所能带来的美好前景,亦有不少声音希望其能够更务实地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6G与人工智能:共生发展的浪漫愿景

2023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6G愿景建议书,标志着6G愿景的框架基本形成。该建议书中明确了几种6G典型场景,包括沉浸式通信、通信感知一体化、超大规模连接、泛在连接、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及人工智能(AI)与通信的结合。

6G标准化的前夕:既要追求理想美好,更需关注生活细节

业内普遍认为,6G将成为一个融合通信、感知、智能和计算的移动信息网络,为新业务提供承载能力,赋能新服务。

例如,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在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将成为6G发展的基底,成为创新的重要推动力。6G网络将成为一个分布式、高效、节能且安全的AI服务平台,能够为用户终端等第三方设备提供智能和计算服务,并利用网络侧所提供的人工智能及计算资源。6G终端将以人为中心,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服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王晓云认为,6G时代的到来将促进服务范式的转变,使人工智能成为普及的社会服务,提供广泛的连接及计算能力,实现“网络无处不在,AI无所不及”。在此背景下,智能体将成为6G内生智能的重要服务场景与关键推动者。

华为无线CTO童文博士则提到,机器生成的“新智能”将推动技术变革进入全新时代。他强调,3G、4G和5G网络主要承载的是移动互联网应用,而在6G时代,终端将成为通用人工智能(AGI),而6G和AGI将建立起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的连接,标志着一次重大的范式变革。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也指出,技术变革的“拐点”往往来得迅速,而AGI有可能正是这种颠覆性技术的代表。他认为,AI与6G的结合将成为未来创新的双引擎,6G将加速AGI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多智能体的异构协同。

6G标准化的前夕:既要追求理想美好,更需关注生活细节

那么,利用6G与AI技术,能够为人类提供哪些服务场景呢?

韩国6G论坛执行委员会主席KyungHi Chang在演讲中给出了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指出,韩国正迅速进入超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35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到2050年将超过43%。持续的低出生率及照顾者的短缺,使得老年人照护问题变得愈发严峻。

目前,韩国对老年人福祉与安全的关注不断增加。KyungHi Chang表示,通过整合传感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与6G通信,利用大模型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进行监测及学习,将为提供更好的老年护理服务创造新的可能性。

从5G迈向6G:切实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务实思考

然而,6G与AI的携手发展,如今更像是一种理想与追求。毕竟,在国内市场刚刚启动5G-A的大规模部署,已经站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从5G的视角展望6G,前路依旧漫长。一方面,电信运营商需持续降低总拥有成本(TCO),提升运营效率;另一方面,5G时代的营收未如预期般顺利,如何实现有效变现仍是运营商生存的核心议题,这种“灵魂拷问”也势必延续至未来的6G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此次大会上发表演讲时明确指出,6G网络服务应以用户的基本需求为中心,当前亟需为刚需应用制定合理的标准。他认为,6G不一定如4G时代那般实现网络的无缝覆盖,满足6G多维度目标的特殊场景可能是小概率事件。同一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不必同时得到满足,也不要求在同一终端上兼容,大众基本需求与小众需求在同一网络架构和频段中很难并存。

6G标准化的前夕:既要追求理想美好,更需关注生活细节

他直言道,“全息通信、感官互联、3D沉浸体验与虚拟世界等虽能展示6G的带宽水平,但并非普通用户的基本需求。5G到6G的升级并非技术上的革命性飞跃,业界普遍认为6G是对5G的优化和提升。中国联通研究院中心总监李福昌和爱立信网络标准与行业倡议负责人Janne Peisa在演讲中都强调了5G-A到6G的平滑演进,并建议以需求驱动6G研发。

此外,王晓云在演讲中强调了6G商业闭环的重要性,指出6G的商业价值既是研发起点也是最终落脚点,对商业价值的判断将直接影响网络发展路径和产业发展节奏。她认为,6G已进入面向产业的技术创新阶段,必须从商业价值实现的角度系统推进。她进一步指出,实现6G商业闭环的关键在于开拓新的市场蓝海、确保网络可持续发展,并寻求平台化的网络发展模式以满足多样化的网络需求。

Janne Peisa在近期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2025年将是6G开始“做减法”的关键一年。明年的重点工作将是基于可行性、实施性和实际收益等因素,对6G技术的各种可能性进行筛选和收敛,最终确定真正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他同时强调,行业应吸取5G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和筛选6G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并预留充足时间进行平台测试和试验。

© 版权声明

相关AI热点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