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绘画是当前备受人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通过上传图片或文字,AI绘画软件可以在几秒钟内生成与上传内容相似的艺术作品,引发了人们对这一视觉新体验的热情。虽然AI绘画在用户体验和创意性方面备受赞誉,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最近,网络上关于AI绘画的讨论热度不减。有关“AI绘画”搜索指数显示,自11月以来环比增长近500%。用户纷纷分享使用AI绘画软件创作的有趣作品,让人忍俊不禁。然而,一些网民提醒大家注意,有些软件利用大量图片“拼贴”优秀画师作品,可能侵犯版权。
虽然有人质疑AI绘画软件背后的生成方式是否涉及“拼接”,但专业人士指出,AI绘画通过不同算法模型生成图像,需要经过训练和数据处理。尽管AI绘画软件提供了便捷的创作途径,但其中是否存在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在法律层面上,关于AI“抄袭”的解决关键在于AI背后的开发商和使用者的行为。律师指出,AI缺乏独立人格,重点应解决开发商和使用者的滥用行为。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进行AI训练,并通过生成作品牟利的行为可能构成侵权,需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在AI绘画引发的讨论中,重要的问题是何种程度的相似构成“抄袭”,这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明晰的法律规范来规避纠纷。成抄袭。
个人使用AI生成的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并拥有相应权利?李阳强调指出,应当考察画作生成过程中,软件开发者和使用者的行为是否构成创作行为,相关内容是否传递了二者的独创性表达。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二者就不应被视为AI画作的作者,且这样的AI画作也不具备作品的地位,无法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一些软件的用户协议中就有关于此问题的事前约定,比如“意间AI绘画”小程序规定其生成的作品“仅供体验、交流使用,不能用于商业用途”,版权仍然归属于开发者所有。
对于AI是否会取代真人画师的问题,画家黄桃认为,虽然AI发展速度惊人,似乎已经可以替代那些没有独特风格的画师,但对于那些具有极强创作能力的顶尖画师来说,AI无法替代他们,“绘画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形状和色彩填充。”
“AI即使再聪明,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应成为超越法律的特殊主体。”刘俊海认为,AI本身无法超越人类,它的本质仍是基于人类智慧的积累和传承,是人类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助推下发展起来的。在当前法律体系下,AI绘画与真人画师的权利边界存在冲突,需要法律做出回应,透过修改著作权法或司法解释,使法律规定与时俱进,以让AI技术造福于人类。
黄桃指出:“AI或许能够精确复制人类画师的色彩和线条,但永远无法模仿人类画师在创作中倾注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