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近举行的2024中国信息通信大会暨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上,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兼副总工程师王晓云发表了题为“网络协作赋能6G通感算智的思考”的精彩报告,深入探讨了6G网络发展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王晓云首先回顾了通信技术从单点优化向系统协作优化转变的历程。她指出,中国移动在2010年全球首创性地提出了C-RAN(协作接入网)架构和机制,这一创新将传统的全分布式接入网架构演变为协作接入网架构,成功部署在商用网络中,显著提升了网络效能和性能。
针对6G时代对网络性能的更高要求,王晓云强调,6G网络必须向通感智算深度融合的网络协作架构演进。她详细阐述了网络协作在提升容量和频谱效率、构建高精度泛在通感网以及推动6G智能网络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
王晓云指出,网络协作是突破单站能力瓶颈、优化频谱资源分配、实现更高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的有效手段。同时,它也是构建高精度泛在通感网以及提升6G网络的智能化的关键途径。
然而,网络协作的发展也面临挑战,包括如何在低开销、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下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如何在时延、带宽和拓扑结构限制下实现异构数据的多样化交互;以及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提升协作效率,获取更智能的融合决策。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中国移动正在积极探索6G网络协作技术创新。王晓云介绍了在更准确的信息获取、更多样的信息交互和更智能的融合决策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展望未来,王晓云表示,中国移动将继续致力于网络协作的关键问题,与产学研各方力量共同攻关,推动接入网协作的创新发展,为6G通感算智融合网络的建设做出贡献。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AI热点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