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6G这一概念日益受到关注,许多人可能简单地认为它仅仅是“5G多1G”的延伸。然而,6G不仅是对5G的升级,更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生态系统。它将通信、感知、计算与大数据等功能相融合,致力于通过内生AI技术实现全面智能服务。
目前,AI已经成为制定6G标准的基本关键要素。在6G架构中,AI的核心作用已不仅限于增强网络性能,而是与网络架构相互融合,赋予其更强烈的适应性和高效性,以应对未来对超高带宽和超低时延的需求。

融合AI带来的网络创新
AI技术对通信网络的影响早已不再是新鲜事,5G与AI的结合在自组织、自优化和自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5G广泛应用于矿业和港口等场景中,AI技术助力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提升生产安全,然而在延时、覆盖范围和连接密度等方面仍面临一定瓶颈。尽管5G带来了显著的网络提升,随着应用需求和用户期望的提升,现有技术仍无法完美满足未来对高度个性化和复杂化通信的需求。因此,这一需求驱动了6G的发展方向,通过深入整合内生AI,以实现更智能的网络自动化和适应性。
国际电联提出的6G愿景“数字孪生、智慧泛在”,象征着6G不仅仅是一种连接服务,而是一个融合了通信、感知、计算和AI等多重技术的智能生态系统。为了实现6G生态系统中的超高带宽、低时延和无缝覆盖等需求,内生AI成为不可或缺的功能。内生AI旨在深入嵌入6G网络的架构及各个层面,动态管理和优化网络资源,从而赋予6G高度的自主学习与自动化能力。
“内生AI”概念的关鍵在于网络架构设计的根本转变。6G不仅依赖于AI技术优化网络运营,还借助AI重塑通信服务的逻辑与运作方式,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例如,在6G环境中,AI模型的训练、部署、推理与管理将涵盖整个生命周期,从而高效管理各种AI应用,确保在不同场景下模型始终保持高效且一致的性能。此外,6G将通过资源解耦,使得AI模型与应用不再依赖于单一硬件资源,实现灵活调度与高效分配。如此一来,网络中的AI任务便可在不同资源池之间进行调度与协同,提高整体资源利用效率;同时,6G还支持AI模型的自适应学习和自演进功能,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通信环境。通过自演进的能力,6G可以持续优化,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实现高度自动化的自优化网络。
AI与网络的双向赋能
从技术路径来看,AI赋能网络与网络使能AI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前者意味着AI深入赋能6G网络,提高网络的自适应性与自优化能力,使通信服务变得更加智能化。例如,借助智能算法,网络可以实时调整频谱资源的分配,优化用户体验;后者则表明6G不仅作为通信网络,还将成为AI应用的平台。凭借AI的协同计算,以及网络的无缝连接,6G能够为AI的训练和推理提供高效支持,有效满足AI应用的计算需求。
AI赋能网络的主要领域包括无线接入网、核心网及端到端的QoS(服务质量)。在6G无线接入网中,AI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物理层和高层的性能。在物理层,AI有助于优化复杂问题如信道估计和MIMO预编码,而在高层,通过智能资源管理,AI能够实现频谱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提升用户体验;而在核心网中,AI可应用于实时流量预测、资源管理以及网络安全。AI的自学习和智能决策能力将动态优化资源分配和流量控制,从而实现网络运作的高效性。同时,AI将依据用户需求动态调整QoS参数,确保跨域和跨层次的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这种端到端的智能优化将带来更为流畅的服务体验。
网络对AI的使能则主要涉及融合架构设计、AI即服务(AIaaS)、QoS即服务(QoAIS)、以及资源的融合控制与绿色低成本的实现。6G亟需一个内生于网络的AI服务架构,以协调通信、计算、数据和AI模型等资源,实现资源的动态调度和智能协同,满足复杂的AI应用需求,为网络智能化提供基础支撑;同时,通过AIaaS,6G可以为用户提供QoAIS保障,确保在提供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同时,为多样化应用建立端到端的服务质量管理和评估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此外,考虑到AI计算的高能耗问题,6G将通过多维资源协同和负载感知,实现绿色、低成本的AI服务。
激活应用场景的升级
6G网络所内生的AI技术将深度支持多种智能化应用场景,推动各行各业的创新与优化。
在医疗领域,6G网络结合AI技术将支持精准医疗、远程手术和智能诊断等创新应用。6G网络的高带宽和低延时特性能够实现大量医疗数据的实时传输,AI技术则能够加快医学影像等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速度,提高诊断准确性,保证远程手术的高效进行。
在工业制造领域,6G内生AI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智能制造的新变革。在6G网络支持下,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设备可以利用AI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和自动化操作,即时调整生产状态,迅速纠正生产异常,提升产品质量和检验效率。
通过6G与AI技术的结合,通信网络发展为一个智能化信息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不仅提升了网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也为智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