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硅谷的科技巨头们公开呼吁暂停 AI 训练以来,人类与超级人工智能之间的争议已经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围绕支持与反对的立场,各方展开了激烈辩论,这场网络辩论甚至引起了各国监管部门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意大利数据保护局率先行动,下线了当地的 ChatGPT 服务。紧随其后,欧洲多国和白宫相继宣布对 ChatGPT 进行调查,形成了空前的监管浪潮。ChatGPT 的调查如火如荼地在欧洲展开,引发了广泛关注。
ChatGPT 作为一个聊天程序,本应仅是一个具有一定才艺的 AI 程序。然而,随着其潜力逐渐被挖掘,科技圈以外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个看似无害的“机器人”实际上具有不可预测的潜力。在欧洲各国开始对 ChatGPT 进行调查后,意大利数据保护局首先指出了 ChatGPT 在隐私法规方面的疑点,并展开了调查。其他欧洲国家的隐私监管机构也纷纷展开行动,显示出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
在美国,针对 AI 的措施也早已经开始实施。去年,美国白宫发布了《人工智能权利法案蓝图》,旨在指导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使用和部署,以保护个人数据不被滥用。不过,该蓝图并无约束力,也未能影响政府政策,更像是一份指导性文件,取决于从业者的自觉性。
在此背景下,ChatGPT 的广泛使用引发了关于 AI 监管的讨论。不同立场之间的争论激烈,各方都在探讨 AI 的风险和机遇。近日,美国总统拜登与其科技顾问围绕 AI 的风险与机遇展开了讨论,并呼吁国会通过两党隐私立法,限制科技公司收集个人数据,禁止针对青少年的广告等。
受到这一消息的影响,美国各大 AI 公司的股价出现了大幅波动。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推出了相关的 AI 监管法案,旨在促进 AI 技术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
综上所述,AI 的发展速度之快确实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各国对于 AI 监管的行动显示出对于人工智能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视。AI 的监管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硅谷辩论”。如今,时代在轮回,这些行业巨头依旧如故,而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过去被戏称为“AI智障”的状态。
此外,就在西班牙和法国宣布展开调查的当天,意大利数据保护局突然宣布放松立场——双方达成了协议。只要OpenAI在本月底之前满足一系列具体要求,意大利方面就能再次开放ChatGPT。那么,意大利方面的调查结论是否认可ChatGPT呢?人工智能真的比我们想象中更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