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阿富汗建立生物识别数据库引发担忧:承诺不会落入塔利班手中

美国阿富汗建立的生物识别数据库引发隐私担忧

美国在阿富汗建立生物识别数据库引发担忧:承诺不会落入塔利班手中

NBC报道指出,十五年前,美国在阿富汗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生物识别数据库,其中包含数百万阿富汗公民的指纹、虹膜扫描图像和面部照片。该系统最初旨在识别和追踪恐怖分子,并由美方与当时的阿富汗政府共享。然而,塔利班掌控阿富汗后,该数据库的安全性引发了广泛的隐私担忧。人权倡导者们担心塔利班可能利用这些数据识别并迫害人权活动家和女性群体。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埃里克·帕洪对此回应称,美方已采取措施确保敏感数据不会落入塔利班手中,并否认存在数据滥用风险。然而,这一说法并未完全消除公众疑虑,许多人仍然担忧塔利班可能利用该系统建立自身的生物识别数据库。

数据库建立及数据共享:反恐之名下的信息采集

美国自2006年开始收集阿富汗公民的生物特征数据。多位曾在阿富汗服役的美军人员证实,他们负责收集虹膜和指纹信息,旨在为阿富汗安全部队建立虹膜和指纹数据库,以协助追踪恐怖分子活动,例如比对爆炸物上的指纹。 虽然美国国防部未公开数据库中阿富汗公民的具体数量,但多位参与该项目的退伍军人表示,该系统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一位曾在阿富汗医院工作的军医回忆,他曾被要求采集每一位进入医院的阿富汗公民的虹膜、指纹和面部照片。

至2009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军方已正式与阿富汗政府共享这些生物特征数据,并对其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培训,协助阿富汗建立起由约50名政府人员管理的独立生物识别系统。 一份2010年的美国政府报告显示,该计划最初目标是收集阿富汗80%人口的生物特征信息。 据前美国军官透露,美国在2011年正式向阿富汗政府移交部分生物识别数据集;一份2014年的报告也证实了美军与阿富汗政府共享生物识别记录和可疑人员名单的举动。

塔利班掌控下的潜在风险:设备与数据的安全隐患

美国军队和阿富汗前政府主要使用一种手持式身份识别设备收集生物识别信息,该设备可扫描指纹、虹膜、面部照片并记录人口统计信息。有媒体报道称,塔利班已于近期缴获这些设备,但目前尚不清楚塔利班是否已将这些设备与美国创建的生物识别数据库同步。

为此,36个民间社会组织联名致函相关政府机构、组织和私人承包商,呼吁立即关闭并删除该生物识别数据库,指出这些数据曾被用于针对弱势群体,而数字化、可搜索的数据库进一步放大了数据滥用的风险。 尽管美国国防部否认数据存在风险,但许多人仍然担忧,由于美国曾对阿富汗人员进行数据库访问和创建培训,塔利班可能会利用这些受训人员建立并管理自身的生物识别数据库。

前美国陆军情报官兼人权第一首席技术官Welton Chang表示,塔利班可能利用这些设备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用于歧视或追踪民众。 多位参与该项目的美国退伍军人也表达了担忧,认为如果塔利班能够利用这些生物识别信息,女性群体将面临更严重的风险。

总结 美国在阿富汗建立的生物识别数据库,其初衷以及后期数据共享机,均引发了对于数据安全及潜在人权侵犯的严重关切。尽管美方否认数据泄露风险,但塔利班掌握相关设备和技术人员的事实,以及民间组织的担忧,均表明该数据库未来可能被滥用的风险依然存在。

编译/综合:南都记者李娅宁

© 版权声明

相关AI热点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