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现场展示360GPT多轮对话引擎,网友评价“表现超预期”

4月26日,在民生证券举办的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再次出席,展示了360智脑的最新进展。业内人士对此表示,360智脑的对话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超出了他们的预期。360智脑是基于360GPT大模型开发的人工智能产品矩阵,目前已经在360搜索场景中应用并开始开放测试。作为国内首家连续两次在现场演示大模型的企业,网友们纷纷表示“表现令人惊喜,未来可期”。

在演示现场,周鸿祎和360智脑就多个话题展开了“交流”,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对GPT能力的测试问题。网友们戏称说:“360智脑被‘黄冈卷’逼疯了。”

周鸿祎在演示环节中要求360智脑以“你真没出息”为题,模拟家长给不爱学习的孩子写信。360智脑的回答主要是鼓励性的,同时也带有“中国式父母的唠叨”风格。随后,周鸿祎又要求“360智脑”以孩子的名义回信。网友们开玩笑说,在这种多轮对话中,他们从360GPT那里学到了正面教育和亲子沟通的技巧。

周鸿祎表示,之所以选择连续现场演示而不采用行业通用的预录视频方式进行产品展示,是因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每次回答都是独一无二的,有时也会“发挥不稳定”,这正是大模型智能和魅力所在。此外,通过现场演示,他也希望让用户真正了解360GPT的优势和不足,因为大模型需要不断的用户训练和反馈以实现优化。

周鸿祎认为,在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带领下,将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他认为,大模型推动的智能化才是数字化的高峰。他指出,大数据并非数字化的终点,而是类似于“石油”,难以直接使用。而大模型则相当于“发电厂”,它可以将这些“石油”转化为“电力”,为政府部门、城市、企业、和各行各业注入活力。

据数据显示,360浏览器的平均MAU为4.16亿,而360搜索的日均请求量超过10亿次。业内人士认为,360是A股唯一一家能够结合场景应用大模型的公司。周鸿祎在现场表示,成功发展大模型的关键在于“六大”要素,包括大数据、大标注、大算力、大算法、大模型和大流量,其中最关键的是大流量。只有在用户持续的使用和反馈下,大模型才能不断地完善。360将结合其优势场景,积极布局大模型产业,并且在加大核心算法自主研发的同时,紧跟场景变化。

此前,周鸿祎在内部信中透露,结合GPT能力的智能浏览器、AI生图工具和企业智能营销云将很快对B端用户开放测试。360将聚焦用户需求,逐步开放各类场景,秉承“好饭不怕晚”的原则。

周鸿祎认为,未来中国不会只发展一个大模型,政府部门、企业,乃至个人都可能拥有专属的GPT。中国GPT的蓝海市场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SaaS化服务。在发展大语言模型时,要坚持长远的视野,既不应该悲观放弃,也不能盲目乐观自吹自擂。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中提到的AI工具

360智脑
360智脑

打造以人为本的智能AI伙伴,提升工作与学习效率

© 版权声明

相关AI热点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