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技前沿:AI颠覆力超越元宇宙 | ifanRank

2022年,站在混沌中诞生的2023年,我们渴望“弥补”失去的时间,期待重新与世界相遇。随着世界的剧变,我们迫切需要找到正确的方向,让生活重新回到正轨。消费电子市场正迎来终端联通、数据传输和共享的场景大爆发。人工智能正步入工具化、普及化和工业化的“大应用时代”。生活领域不断细分,消费主义狂欢正在减退,而“理性消费”逐渐成为智慧判断的新标准。在这一背景下,今年的ifanRank旨在为您提供让2023年更加稳定、温暖和美好的主张和行动。

科学技术在2022年持续发展:机器学习模型不断完善,新能源格局正在重写,芯片制造盛衰周期仍在,宇宙知识快速增长,公共卫生健康关注度显著提升。科技的责任在于谋求和提升人类福祉,工具与人类共同进化。我们识别了十个有望“改变现实”的趋势,指明了2023年科技浪潮的发展方向。这些突破性技术背后蕴藏着长期的坚持和睿智的洞察,它们在合适的时机脱颖而出,激励着人们保持“改变世界”的力量。

生成式人工智能,急需“AI经济”。ChatGPT上线仅五天,注册人数就超过一百万。2022年8月,人工智能公司Stability AI推出的文生成模型Stable Diffusion通过“去噪模式”,将AI图像生成的效率和精度提升到新高度。OpenAI的“聊天”软件ChatGPT通过“理解”对话者的语义,与人类进行有效连续的反馈,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今年以来,一系列AI工具包括Disco Diffusion、Dall-E 2、Midjourney等在“学习能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且使用门槛较低,家用级PC、交互简单,让消费者真切体验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魅力和挑战。这是技术积累和发展策略双重“进化”的产物,也迫切需要进入商业化轨道以实现良性循环。对话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更为基础和广泛,有望尽快应用于企业(B端)的营销与服务环节。政府(G端)有望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智慧城市、数字政务以及大数据平台等公共服务领域。面向消费者(C端)的商业化行动已经开始。最近,微软公司计划向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投资100亿美元,一旦交易达成,OpenAI的估值将达到290亿美元。据悉,微软可能会将ChatGPT整合到Word、PowerPoint、Outlook和其他应用程序中,使客户能够通过简单提示自动生成文本。这一举措将改变10亿人撰写文件、PPT和电子邮件的方式。

韦伯望远镜引领着“大科学”时代。它观测到了138亿年前发生的大爆炸,那是宇宙的童年。2021年年底升空,韦伯望远镜在2022年7月发布了首批观测图像,包括星系团SMACS J0723.3-7327的长时间曝光照片、系外行星WASP-96b的母恒星WASP-96的光变曲线和透射光谱图、南环状星云图像、由5个星系构成的“斯蒂芬五重奏”(Stephan’s Quintet)图像以及船底座星云的一片区域(NGC 3324)图像。韦伯望远镜能够取得这些图像,主要依靠其“地利”——位于日地连线上、地球外侧约150万公里处的拉格朗日L2点。它躲在一个网球场大小的遮阳罩里,挡住日、地、月的辐射,在极度深寒中收集遥远的微光和热源。耗时20年,耗资100亿美元,韦伯望远镜的“登场”比原计划推迟了14年,预算超支20倍。由于韦伯的轨道高度比哈勃望远镜的高度高几千倍,从升空到开始工作,韦伯必须在地面工程师的遥控下执行344个关键步骤,任何一个错误都将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韦伯的成功证明了“大科学”的价值,各国正在思考大型项目和小型项目的选择。韦伯的成功让政府对高风险高回报的大科学项目更有信心。在未来十年,韦伯获得的数据将重塑人类对太阳系内天体和太阳系形成机制的认识,加深人类对系外行星、外星生命、各类天体形成以及宇宙本身的认识。

可控核聚变具有军民两用性。近十年来,激光产生聚变能的效率提高了6~12倍。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NIF)于12月5日首次实现可控核聚变的能量增益,即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之比(Q值)大于1。中国刚刚与沙特签署了三十多项协议,涉及信息技术、基因、矿业、氢能和制造业等领域,而美国则揭示了核聚变获得净增益的“爆炸性新闻”。2022年的俄乌战争使传统油气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全球减碳目标紧迫,各国之间围绕清洁能源的技术路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性约束核聚变和磁约束核聚变。国家惯性约束核聚变系统(NIF)更适用于军事应用,而磁约束核聚变技术在生产清洁能源方面有更大的潜力。托卡马克是主流设备,自1954年以来一直在使用,它利用电流和环形线圈产生强磁场,将原子束缚在容器内。这种设计具有更高的整体能量转换效率。

在芯片制造行业,2022年是一个扑朔迷离的一年。自2021年的“芯片荒”之后,2022年的芯片行业依然充满挑战。芯片市值下跌,企业们纷纷在经济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降低收入预期并进行裁员。此外,美国、欧盟、韩国和日本都在加大对本土芯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美国颁布的《芯片与科学法案》限制了芯片出口,给美国芯片公司的收入前景带来了新的变数。一些公司正寻求新的市场,如高通将芯片销售给汽车公司,AMD、因特尔和英伟达在争夺云计算数据中心,因特尔则开始涉足物联网。在美国政府的补贴下,台积电、三星等亚洲芯片制造商纷纷在美国本土投资建厂,这使得全球芯片制造业出现了初步的胀分。

RISC-V的出现将打破大公司对芯片设计的垄断,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它来设计芯片。与此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在2022年也面临着挑战。虽然L2和L2+级别的ADAS技术在中国的乘用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技术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建立准确的向量空间以数字信号映射到其中,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难题。谷歌、英伟达等公司已经启动了数字孪生项目,这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基础设施。自2023年开始,L2和L2+级别的公司将迎来全面竞争,主机厂自主研发、传统Tier1厂商、市场环境和芯片周期都是不确定的变数。市场对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芯片需求也不同,需要有更加理性的评估。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却陷入停滞,自动驾驶行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方向。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也在竞争激烈。近年来,动力电池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比例超过了三元锂电池。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将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斯拉的马斯克对添加锰元素的技术路线表示乐观。动力电池行业认为,磷酸锰铁锂电池是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下具有巨大商业潜力的产品之一。

接下来,mRNA疫苗技术的突破也在加速「治愈」进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仅耗时2年,相比之下,过去一种疫苗的研发平均需要48年。mRNA疫苗已成功投入使用,并针对疟疾、流感及HIV等多种疾病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不久的将来,许多致命的公共卫生挑战将由治疗转向预防。

在2022年,美联储不断加息,全球流动性收紧,导致加密行业步入深度熊市。加密资产总市值大幅缩水,许多机构遭遇破产或清算危机,行业整体增长势头遭受重创。与此同时,行业在技术和生态建设方面仍保持着活力,以太坊启用PoS共识机制,Layer2技术飞速发展,X2E创新了GameFi新业务模式等。以太坊的合并将引领整个加密货币市场走向,未来的行业格局也将发生重大改变。

另外,2022年,美国和欧盟纷纷出台关于「数字资产管理」的监管法案和措施,这些统一加密监管框架将对全球加密市场产生巨大影响。美国和欧盟的加密监管体系不仅提高了监管效率和执法力度,也为其他国家的监管提供了借鉴样本。

最后,依靠过去20年的行星监测,几乎已探测出对人类构成灭绝威胁的小行星中98%以上。2022年9月,美国宇航局成功实施DART计划,向一颗直径160米的小天体Dimorphos发动了撞击,缩短了其轨道。据NASA研究,大约40%的直径超过140米的大型小行星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而「动能撞击」技术能在发现潜在威胁的小行星约5到10年前进行预防性保护。 DNA。

随着古 DNA 分析的不断深入,人类所知拥有完整基因组数据的古代人类个体数量从2010年的5个迅速增加至2020年的5550个。新技术的发展揭示了印度人的祖先具有多样性,挑战着种姓制度的「合理性」。另外,西西里岛一个历史悠久的战场中的DNA样本显示,古希腊军队成员的多样性超出历史学家的认知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古老的DNA样本还有助于解开现代健康之谜。2021年,科学家们发现一个基因突变,使人们在黑死病中幸存的机会增加了40%,但也可能导致克罗恩病等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这种深入古 DNA 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我们对人类起源和遗传多样性的了解,也在现代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文章中提到的AI工具

OpenAI
OpenAI

致力于创造对全人类有益的安全 AGI

Stable Diffusion
Stable Diffusion

Stability AI旗下,引领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Midjourney
Midjourney

开启 AI 绘画的奇幻之旅

ChatGPT
ChatGPT

OpenAI开发的一款先进AI聊天机器人

© 版权声明

相关AI热点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