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近期对外通报,成功侦破一起以恋爱交友为幌子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一举捣毁了一个由 10 人组成的诈骗团伙,涉案金额高达 200 余万元。该团伙主要借助 AI 技术生成虚假的“小姐姐”照片及视频内容,以此在短视频平台进行引流,再以统一的话术“剧本”,对全国各地近千名男性实施“流水线”式的诈骗。
据了解,2024 年 8 月,市民刘先生前往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报案,称其在两个月前通过一则短视频结识了名为“焦女士”的网友,双方相谈甚欢。不久后,“焦女士”声称在外出游玩时为刘先生购买了一串手串作为礼物,刘先生对此深受感动,两人迅速确立了恋爱关系。
随后,“焦女士”又以新盘下一家服装店为由,希望刘先生能为她预订开业花篮以示支持,刘先生未加思索便将钱款转账给了对方推荐的“花店老板”。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焦女士”如法炮制,陆续以家属生病、进货需要资金等理由,向刘先生索要了近 20 万元。
期间,为了博取刘先生的信任,“焦女士”还向其展示了“身份证”、“家属病历”以及“进货单”等照片。然而,数月以来刘先生始终未能与“焦女士”见面,察觉到自己可能遭遇诈骗后,遂向警方报案。

▲ 犯罪团伙利用 AI 生成的“身份证”
经警方调查,2024 年犯罪嫌疑人杨某组织同乡吴某、林某、仲某等人组成诈骗团伙,利用 AI 生成的视频或从网络搜集的素材拼凑发布交友短视频进行引流,采取“广撒网”的方式实施诈骗,诱导受害者添加微信。
一旦有受害者“上钩”,犯罪团伙中的“聊天业务员”便会使用事先准备好的“恋爱话术”与受害者进行交流,通过塑造人设、嘘寒问暖、赠送小礼品等手段,与受害者确立“恋爱关系”。随后,他们会与受害者谈及婚嫁、畅想未来,并以“购买礼物”、“开业花篮”等名义进一步筛选潜在的诈骗对象。最后,嫌疑人通常会谎称家属住院需要高额手术费,并由嫌疑人仲某提供伪造的身份证件和病历资料。受害者往往会在层层圈套中越陷越深,最终蒙受财产和情感上的双重损失。

▲ 犯罪团伙利用 AI 生成的照片(下同)

2025 年 1 月,在当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上海闵行警方在广东、福建、山东等地开展了集中收网行动。警方在嫌疑人租住的房屋内查获了用于发布引流短视频和聊天的手机 60 余部、手机卡 250 余张,并发现了嫌疑人使用的一套完整的话术“剧本”以及记录了各地近千名潜在受害者信息的通讯录。
据 AI工具库了解,目前犯罪嫌疑人杨某等 4 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其余 6 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上海闵行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