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1月10日消息,多家媒体报道,15岁通常是青少年步入高中,尽情享受青春的年纪。然而,一位名叫泰楠·唐铎普特(Tanay Tandonput)的高中生却另辟蹊径,开发了一款名为“Clipped”的精品阅读应用,并为其所使用的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智能算法申请了专利。
日前,唐铎普特接受了《Fast Company》撰稿人大卫·扎克斯(David Zax)的专访。他表示,Clipped最初的开发目的是为了辅助自己更好地参与学校辩论赛,并没有对他的高中生活造成影响。此外,他还认为“产品发布不分年龄,没有任何限制。”
以下为专访的主要内容:
我们曾邀请唐铎普特参与现场访问,但由于他尚未取得学车执照,未能成行。我们对此表示理解,因为唐铎普特不仅要参加学校的辩论赛、上课、与朋友出游,还要投入大量业余时间开发他于一年前推出的精品阅读应用“Clipped”。
目前,新闻阅读应用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用户体验出色的产品,如Flipboard。此外,Zite、Cir.ca和Summly等初创公司也纷纷涌入该领域。唐铎普特开发的Clipped应用则另辟蹊径,主打自动过滤无用内容,并根据关键信息生成简洁的内容摘要。用户只需提交文章链接,Clipped便会利用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智能算法,过滤掉意义不大或不重要的细节信息。通过统计和关键词组合分析,Clipped能够对信息块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并选出关联度最高的句子。随后,Clipped根据分析结果生成内容摘要,并对自动生成的摘要进行重新分析,以确保所选信息内容合理。最终,该应用会将精简后的内容呈现给用户,通常只剩下三句话左右。
Clipped将“精简”理念贯彻到底,甚至在应用内部内置了新闻摘要检索功能。即使经过Clipped精简后的文章内容已经很少,开发者仍然认为其中可能包含用户不感兴趣的内容,因此Clipped允许用户根据兴趣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对精简后的内容进行二次筛选。目前,Clipped已推出Android和iOS版本,以及支持Safari、Firefox、Chrome和IE浏览器的桌面浏览器插件。此外,Clipped还为开发者提供API,方便他们将Clipped的功能集成到自己的应用中。
唐铎普特坦言,自己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非常痴迷,开发Clipped的初衷是为了让自己在学校辩论赛中更快速地获取有用信息。因此,他在设计Clipped时,便考虑了让用户一打开应用就能立刻看到最重要信息这一需求。但他同时也承认,目前的Clipped还远不够完善,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日前,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唐铎普特,以下是本次专访的主要内容:
扎克斯:你是如何想到开发Clipped这个点子的?
唐铎普特:我热衷于“林肯—道格拉斯”式辩论,每次辩论前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非常繁琐。因此,我便产生了将文章浓缩成精悍短文的想法。去年,我编写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算法的第一个版本,并花费一整年的时间进行修改。最终,我认为这一算法不仅适用于辩论领域,还适用于新闻文章及其他文献的阅读领域。
扎克斯:有用户反映Clipped的文章精简功能有时效果不佳。
唐铎普特:新版Clipped中的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算法主要针对一到两页长度的文章,目标文章风格偏向叙述性或信息类,而非观点阐述类。不过,我目前正在针对观点阐述类文章对该算法进行优化。
科学依据。在对话中,他也提到了未来可能会考虑学车驾照的事宜。
对于个人生活的平衡,唐铎普特认为,尽管Clipped在他的学业生涯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并不建议其他人仿效。他认为教育至关重要,自己也打算上大学。除了忙于Clipped项目,他还会和朋友一起玩耍、打网球等。在对年龄与产品发布的讨论中,唐铎普特认为,只要身边有合适的合作伙伴,无论年龄,只要心无杂念,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布产品。在Clipped开发过程中,他从未被年龄拘束。
相关AI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