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在AI时代,教育体系面临的重大变革。王佳梁指出,传统教育已无法满足未来需求,学生应培养与AI协作的能力与创造力,而非单纯追求高效工具化。AI的崛起将重塑就业市场,尤其影响中间档次院校毕业生。王佳梁创办超脑AI,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帮助他们与AI和谐共生。他认为,教育应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内在潜能,而非简单的知识灌输。未来教育将专注于培养“超级个体”,让孩子们在AI的海洋中勇敢航行。

超级个体的崛起:在AI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教育
在今年的秋季招聘中,许多顶尖大学的应届毕业生遭遇了严峻的现实:他们辛苦学习四年,原本期望能成为“分析师”,然而在一些顶尖企业中,这一职位已经悄然被AI所取代。超脑AI的创始人王佳梁指出:“这并非仅仅是辅助,而是取代。”他预言,未来十年内,传统教育体系将如同泰坦尼克号般,遭遇AI这座冰山,最终走向沉没。
王佳梁曾是传统教育的受益者,拥有光辉的履历:他是第一代程序员的后代,少年时便在少年宫接受编程启蒙,最终保送至交大并创立了成功上市的公司。但在三年前,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转身成为教育体系的“逆行者”,创立了超脑AI。他聚集了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灵魂,鼓励他们不再沉迷于刷题和内卷,而是学习如何在AI重塑世界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创造。
王佳梁提到,家长们仍在焦虑如何让孩子进入“头等舱”,可现实是这艘船可能正在下沉。在AI时代,孩子们到底应该被训练成高效工具,还是成为不可被算法定义的个体?极客公园与王佳梁进行了深入对话,试图寻找解决之道。
当新技术席卷各行各业时,人们通常以为它会逐渐渗透,但AI的影响却是反向的——最先受到冲击的,恰恰是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王佳梁坦言,自己作为多年的程序员,初接触AI编程时也感到抗拒。这种不安源于对技术黑盒的本能不信任。然而,他认为,工程师们必须主动拥抱AI带来的不确定性,才能真正迎接未来。
在他的团队中,AI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伙伴:GPT是随时可用的“聊天搭子”,Gemini激发灵感,Claude则助力工作效率。更为有趣的是,年轻一代的孩子们却毫无障碍地跃入AI的世界,他们在超脑AI的孵化器项目中,通过与AI的互动,迅速掌握了编程技能,甚至在短短七天内创造出多智能体游戏《爷爷的蛋》。这些孩子们没有负担,只有“我想做什么”的激情。
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意识到这种与AI互动的力量。许多学校的课程仍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探讨AI的真正潜力。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独特的阶段,既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又初步具备将想法落地的能力。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机会是,他们无需经历技术迁徙的痛苦,而是与AI同生共存的“原住民”。
在传统教育与新兴AI技术之间,大学生和职场新人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他们可以选择继续在传统体系中徘徊,也可以勇敢地拥抱AI的未来。王佳梁相信,他们有机会成为真正的“AI原生超级个体”。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新时代的超级个体?王佳梁认为,关键在于三种核心能力:强烈的好奇心、与AI的协作能力以及跨领域的深度认知。他强调,未来人类的工具化价值将逐渐降低,AI能够执行大部分任务,人类的角色将专注于提出问题、需求和审美,这些是AI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
未来的组织形态将被重塑,王佳梁预测,我们将告别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转向“超级个体 + Agent AI”的去中心化协作网络。在这个新形态中,超级个体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借助AI实现一人即团队,而关怀型角色则为人类提供情感支持与陪伴。
与此同时,哈佛商学院的最新报告警示我们,AI的应用正在迅速改变就业市场,尤其是中间档次院校的毕业生面临严峻挑战。许多曾经依靠专业技能获得体面收入的岗位,如今正处于AI高效替代的风险之中。
在这一背景下,王佳梁创办超脑AI孵化器,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艘“救生艇”,引导他们与AI和谐共生,打造自己的人生方舟。未来的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而是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让他们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成长。
当科技巨头与开发者们纷纷将黑客松视为技术普及的舞台时,王佳梁的超脑AI黑客松却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不教授技术,而是重塑人与技术的关系。他认为,教育应该唤醒孩子们的主体性,帮助他们找到内在的驱动力与自主思考的能力。
在超脑AI的活动中,许多孩子在参与后备受鼓舞,主动组织团队,共同开发项目。王佳梁强调,他们寻找的不是“天才”,而是那些拥有生命力的灵魂。在他看来,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孩子们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在挫折中成长。
面对未来,王佳梁的建议是:“与其在沉船上争夺更好的位置,不如学会游泳。”他鼓励家长们带孩子感受真实的世界,陪伴他们做那些看似“无用”的事情,培养他们对世界的真实感知。
王佳梁坚信,教育的转型已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唤醒“更完整的人”,而不是培养“更高效的工具”。在AI的时代,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而每个孩子都将是自己小船的舵手,勇敢地在AI的海洋中航行。
快讯中提到的AI工具

由Anthropic公司开发的下一代人工智能AI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