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来说,数据保护监管机构 X(即以前的推特)处理个人信息的方式备受关注,尤其是其使用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方式。一些人声称,Grok 等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可能会超出合理的范围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在这些担忧中,一个关键问题是 Grok 是否遵守适用的数据保护法规。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数据保护法旨在保护个人信息,并对可以处理这些信息的组织施加严格的限制。未能遵守这些规则可能导致巨额罚款,最高可达全球收入的 4%。鉴于涉及数据的规模,这对于 X 在数据保护方面的做法具有重大影响。数据保护委员会(DPC)等监管机构负责监督 AI 应用的数据处理合规性。
隐私倡导组织 noyb 的创始人 Max Schrems 表示:“目前,DPC 似乎正在袖手旁观。我们需要确保数据保护机构认真对待数据处理合规性。”他还补充说,DPC 似乎对 X 的 AI 数据处理方式采取了不干预的态度,这表明可能需要更严格的审查。 Noyb 认为,DPC 的立场并未充分确保数据处理的合规性。
有报道称,X 在处理个人数据方面存在潜在问题。隐私专家认为,“数据最小化”原则对于限制 AI 处理不必要的数据至关重要。Max Schrems 解释说:“仅在必要时处理数据,并且只能将数据用于合法目的。否则,人工智能应用可能会超出其范围。”
与此同时,Meta 也面临着类似的审查,此前 noyb 对其数据处理方式提出了质疑。这些事件表明,X 的数据保护实践需要密切关注。DPC 目前正在调查 X 在 5 月 25 日至 8 月 1 日期间处理个人数据的情况。调查可能会发现数据处理行为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同时关注数据保护标准的一致性。
总而言之,GDPR 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个人数据得到负责任的处理,并保护个人的隐私权。针对 X 的数据处理行为,Noyb 寻求明确监管机构对于“数据最小化”原则的定义。Noyb 认为,“数据最小化”有助于确保人工智能应用仅在必要时处理数据。他们还补充说,需要明确的界限来保护 GDPR 下的个人权利,确保有关各方遵循数据处理的最佳实践。
要点:
1. X(前身为推特)因其处理个人信息的方式而受到审查,尤其是其使用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方式。
2. 隐私倡导组织 noyb 声称 X 可能违反了 GDPR,因为它处理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数据最小化原则。
3. 数据保护委员会正在审查 X 的数据处理实践,以确定它们是否符合相关法规,重点关注数据保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