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泽科技掀起高端掌静脉识别算法应用新浪潮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及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迅速进展,生物识别技术已然成为个人身份验证和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其中,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作为目前市场上最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两项生物识别技术,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此外,声纹识别、虹膜识别和静脉识别等相关技术,亦随着行业需求的增加与技术的不断融合,持续发展壮大。... AI实验室2年前
AI赋能虫害监测:人脸识别技术如何应用于精准虫害识别及挑战分析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发了一种“虫脸识别”技术,目前已在安徽、江西等六省市推广应用,用于精准识别数十种常见害虫,辅助农业植物保护测报人员和种植户判断田间病虫害发生程度。《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该所智慧农业研究中心博士后杜健铭,详细了解了这项技术的应用。 基于人工智能的田间害虫识别... AI实验室2年前
乾照光电VCSEL芯片技术赋能人脸识别及VR/AR等应用领域 在3月3日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乾照光电表示,其砷化镓空间太阳能电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航天器,包括低轨道、中轨道和高轨道。此外,公司生产的VCSEL芯片在面部识别和虚拟现实等领域也展现出广泛应用前景,市场占有率呈逐步上升趋势。 AI实验室2年前
腾讯优图吴运声:AI标准化识别已具备成熟经验,接下来将聚焦解决中长尾识别问题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 9月3日,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经理吴运声向经济观察网记者介绍了腾讯在人工智能视觉领域的最新进展。相较于以往人工智能识别技术需要标注数千张图片进行训练,如今,通过小样本或无样本标注,人工智能亦可实现高达90%成功率的识别。 优图实验室作为腾讯位于上... AI实验室3年前
谭铁牛院士荣膺国际模式识别最高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非欧美科学家 第26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于8月2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隆重开幕。今年国际模式识别领域的最高荣誉——傅京孙奖,授予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感知与计算中心主任谭铁牛研究员,以表彰他在模式识别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这一奖项自1988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来自北美和欧洲地区以外的学者。 傅京... AI实验室3年前
中科院院士谭铁牛34年来首次荣获国际模式识别领域最高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在最近举行的第26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上,国际模式识别协会主席宣布,2023年度国际模式识别领域的最高荣誉——傅京孙奖,被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感知与计算中心主任谭铁牛研究员,以表彰他在模式识别领域的杰出贡... AI实验室3年前
景联文科技亮相全国信标委生物特征识别委会2021下半年工作组集中会议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SC37,以下简称“分委会”)于2021年下半年召开的工作组集中会议,于10月12日至15日在重庆举行。作为全球指纹防伪技术的领先企业及生物识别行业标准的制定单位,景联文科技应邀出席并积极参与了此次会议。 此次集中会议包含了静脉... AI实验室4年前
俄罗斯推出无需接触的手掌静脉纹路识别技术 静脉是负责将血液返回心脏的血管,起点为毛细血管,终点为心房。其中,表浅静脉可在皮下肉眼可见。 掌静脉,顾名思义,即为手掌内部的静脉,而掌静脉识别是静脉识别的一种形式,属于生物识别技术范畴。 掌静脉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透过静脉识别仪获取个人的掌静脉分布图,进而依据专用比对算法提取出特征值。 该系统... AI实验室4年前
圣点科技发布新一代掌静脉识别设备: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引爆C端市场 2013年,苹果公司发布搭载指纹识别功能的iPhone 5S,标志着生物识别技术进入应用端市场。至2021年,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消费、金融、安防等领域,然而其问题也日益突出。 指纹识别易受汗液、损伤、水渍等因素影响;人脸识别则在疫情期间因口罩佩戴问题而受限,且安全性也受到质疑。此外,指纹和面部特征都... AI实验室4年前
OPPO关联公司公开“通过视觉识别解读:一种创新的唇语识别方法”专利 根据鞭牛士在1月27日的报道,企查查APP近期显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公开了一项名为“唇语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的专利,公开号为CN108537207B。专利摘要指出,本申请实施例详述了唇语识别的相关方法及装置。 该方法具体包括:在检测到唇语识别事件触发后,通过3D摄像头获取... AI实验室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