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常常将时代分为PC时代与手机移动时代。然而,从某种角度来看,PC从未真正退出舞台,始终是核心的生产力工具。而手机与PC之间的关系也远非孤立无援,双方一直在探寻着相互融合的可能性。
如今,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理想的桥梁,那就是Intel精心构建的Android on Windows。

生态融合的挑战何在?
软硬件生态的构建从来不是易事,而不同生态间的融合更是难上加难,面临着硬件适配、软件兼容、用户体验等多重挑战。
智能手机几乎均采用Arm CPU架构,运行的操作系统无非是Android或iOS。而PC则由x86架构主导,操作系统主要为Windows。显然,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巨大鸿沟。
Intel曾尝试将x86架构引入智能手机领域,微软也曾追求将Windows系统无缝覆盖智能手机与PC市场,但最终均未成功突破这一瓶颈。

移动设备能够提供触摸屏带来的精准操作和随时随地的便携性,然而,较小的屏幕限制了其使用场景,并使得用户在姿势和视野上面临不便。
相比之下,PC配备了更大的屏幕和更为高效的键鼠操作,大大提升了使用便利性和工作效率,恰好可以解决移动应用的局限性。
从系统开发商到手机制造商,各方始终在尝试实现跨终端的融合,但各类局限性使得无论是开发者还是用户都难以充分发挥潜能。
例如,微软的WSA(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仅支持特定应用商店,缺乏对大规模应用的优化,普适性不足。
华为和小米等品牌的多终端协同方案,仅限于自有品牌的产品,亦存在相同的局限性。

Intel的“十年磨一剑”之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尽管Intel已放弃智能手机处理器和基带的相关业务,但其在PC与手机跨终端生态融合方面的努力从未停止,甚至在低调中持续进行了十年之久,鲜为人知。
早在2010年左右,Intel在推进手机业务的过程中,因移动应用与x86硬件间的兼容适配问题,秘密启动了代号为“Houdini”的研究项目。
然而,直到2021年6月24日,该项目的成员、团队历史、基本框架及具体工作仍保持保密,连Intel内部的其他员工对其也几乎一无所知。
最终,Intel的努力结出累累硕果,使得Android移动应用首次真正进入了PC平台,这就是所谓的“Bridge”技术,确实名副其实。

Intel Bridge技术的原理颇为简单,作为一种运行时后期编译器,它可以将非x86指令直接编译为x86指令,而无需进一步修改。这使得未经过编译适配的Android应用能够在基于x86处理器和Windows系统的设备上运行。
这一技术已在超过1亿的客户端、物联网和云端设备上得以部署,成熟度相当高,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它允许任何非x86指令在任何x86设备上运行,包括Linux系统。而在这一场景下,Android与Windows的有效衔接尤为重要,且正处于实践中。
Intel Bridge技术在编译和执行效率方面表现优异,再加上x86设备的高性能优势,使得Android应用在Windows系统下的用户体验几乎与移动端没有明显差异,能够带来原汁原味的流畅体验。
与更大的屏幕和更高效的键鼠操作结合,很多情况下提供的体验甚至优于在手机上操作,并且在触摸屏上更为自然。
多任务处理方面,PC设备也可以轻松实现无缝对接,无需频繁切换或依赖浮窗,可以并排开启多个应用,真正实现了多任务处理的可能。

除了自研的Bridge技术外,Intel还同时推出了名为Celadon的解决方案,这是为Intel架构量身定制的Android堆栈,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快速便捷地将Android应用移植到x86平台。
Celadon建立在标准的Android和Linux内核之上,结合了一系列针对Intel x86架构优化的开源组件,充分利用Intel硬件加速提升开发效率。
此外,Celadon本身也是一个开源平台,开发者友好度高,利于长期发展。
腾讯应用宝助力PC与手机的真正结合
有了硬件与技术的支撑,接下来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合适的软件平台。
用户可以利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Windows Store,将基于Android的应用安装到Windows PC上。
然而,对于中国本地用户而言,更为便捷的解决方案则是腾讯应用宝电脑版。

大家对腾讯应用宝并不陌生,这一应用分发平台现已推出PC版,基于Intel Bridge与Celadon技术,配合腾讯的新一代移动应用引擎,真正实现了将完整的Android应用商店搬至Windows PC之上。
程序、微信小游戏、腾讯云游戏等多样化资源,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和多元化的体验,无需进行本地安装,这一优势是Windows Store等非本土方案无法比拟的。

在此情况下,用户可在电脑的大屏幕上同时浏览抖音和今日头条,闲逛闲鱼,同时兼顾收发邮件与制作PPT等Windows应用,实现在多任务之间的轻松切换,避免了两台设备同时操作的繁琐。
可能有人会问,抖音、B站、今日头条等应用本身已有PC版本,何必增加这一步骤?然而,众所周知,许多应用的PC版本在用户体验上与移动版本差异明显,且不少应用仍需依赖浏览器才能使用。比如,移动版抖音的简洁界面与操作独立性在PC端使用的效果无疑会更佳。
更有甚者,某些应用根本没有PC版本,如闲鱼已关闭了PC服务。如今,能够在大屏幕上“逛海鲜市场”,便极具吸引力。

将手机游戏迁移至PC上,更可以尽情享受大屏所带来的宽广视野以及键鼠带来的精准操作。如果开发者适配得当,画质也可进一步提升。
另一种实用场景是,大大简化手机与PC之间的文件传输流程。
以往,在手机与PC之间传输文件,用户通常需要通过QQ、微信等应用来进行,或者使用特定品牌的服务。而现在,用户只需在PC上打开移动应用,即可轻松拖拽文件资料,极为方便。

应用宝电脑版可在Windows 10/11操作系统上使用,其硬件支持Intel第10代酷睿及其后续平台,并兼容AMD平台(功能可能暂时受限),最佳体验是基于最新的12/13代酷睿平台。
内存方面,8GB的配置基本能满足需求,但建议至少使用16GB,尤其是在多应用同时开启的情况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首次在应用宝电脑版上安装移动应用时,系统将同步下载移动引擎,因此初次下载的体积较大,安装时间也会稍长;而后续的APK安装包下载体积与手机端保持一致,速度显著提升。
安装完成后,移动应用将在桌面生成独立的快捷方式,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该快捷方式直接启动,无需每次通过应用宝程序,非常便捷。
若某些移动应用尚未由应用宝进行适配,无法直接在PC上安装,用户亦可订阅上架通知,耐心等待。


总而言之,在英特尔与腾讯的共同努力下,手机与PC之间的主要鸿沟已被有效消弭,实现了应用层面的无缝衔接,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一方面,PC强大的生命力焕发了新生,在传统高效生产力的基础上,全面吸收了移动应用的丰富体验,极大地拓宽了工作与娱乐的壤土。另一方面,移动应用则步入了全新的领域,超越了小屏的限制,带来了更为舒适的使用体验和便捷的操作方式。
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下载腾讯应用宝电脑版亲自体验:
https://sj.qq.com/download
